词条

烧麦

  • 中文名:烧麦
  • 主料:猪肉、面皮
  • 辅料:葱、姜、蒜
  • 分类:小吃
  • 热量:154大卡/个
  • 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
  • 合适人群:一般人群
  • 禁忌人群:消化道、心血管疾病患者

美食介绍

烧麦是一道流行于中国的小吃美食,尤其在南方地区非常受欢迎。它是一种有着酥皮外层和香气四溢的馅料内部的点心。烧麦的酥皮通常由面粉、猪油和水混合而成,制作过程中需要反复擀面、折叠、揉捏等手法,以使酥皮层次分明且脆口。馅料则可以有多种选择,最常见的是猪肉、虾仁、笋和香菇的混合,经过细致的切剁和调味后,馅料鲜美多汁。烧麦的口感丰富多样,外层酥脆,内层馅料鲜嫩多汁。它的味道浓郁,香气扑鼻,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馅料的鲜美和酥皮的口感。无论是哪种口味,烧麦都是一道美味的小吃,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烧麦

发展历程

烧卖在中国南北方都有,是一种面制的食品,品种繁多,在江苏、浙江、广东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而在北京、内蒙古等地则将它称为烧麦、稍麦、稍美(北方稍美与南方烧卖不同,以羊肉大葱为主)。

另有一说是烧卖起源于包子。它与包子的主要区别除了使用未发酵面制皮外,还在于顶部不封口,作石榴状。最早的史料记载:在十四世纪高丽(今朝鲜)出版的汉语教科书《朴事通》上,《金瓶梅词话》中也有“桃花烧卖”的记述。清朝乾隆年间的竹枝词有“烧麦馄饨列满盘”的说法。李斗《杨州画舫录》、顾禄《桐桥倚棹录》等书中均有烧卖一词的出现。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烧卖、匾食有何难列了“各样烧麦,大肉烧卖、地菜烧卖、冻菜烧卖、羊肉烧卖、鸡皮烧卖、野鸡烧卖、金钩烧卖、素芡烧麦、芝麻烧麦、梅花烧麦、莲蓬烧麦”清代无名氏编撰的菜谱《调鼎集》里便收集有“荤馅烧卖”、“豆沙烧卖”、“油糖烧卖”等。油糖烧卖"则用板油丁、胡桃仁和白糖做馅制成。中国南方还有一种“卤馅芽菜烧卖”。

据说烧麦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回民区和玉泉区)的茶馆,到清代通过晋商传到京津等地,称为“捎卖”,“归化城烧麦”为京津地区吸引食客的招牌。

做法介绍

材料:面粉、水、小麦淀粉

馅料:熟猪肉、鲜虾、水发香菇、洋葱、姜、蒜、酱油、蚝油、白胡椒粉、盐、鸡精、葱

步骤:1.准备面团:将面粉和适量的水搅拌在一起,慢慢加入水,搅拌成面糊状。然后加入适量的盐,继续搅拌,直到面团变得光滑弹性。覆盖面团,静置15分钟。

2.准备馅料:将熟猪肉、鲜虾、水发香菇切碎,然后将洋葱、姜末和蒜末加入碎肉中一起搅拌。加入适量的酱油、蚝油、白胡椒粉、盐和鸡精,继续搅拌均匀。

3.制作烧麦皮:将面团分成小块,擀成薄皮。然后在每个皮上刷上一层小麦淀粉,以防止粘连。

4.包馅:将适量的馅料放在每个皮上,然后用手指轻轻将皮的边缘捏起,形成烧麦的形状。确保将馅料包裹在皮内部,然后用一把叉子在烧麦表面轻轻压花,以增加美观。

5.蒸烧麦:将烧麦放在蒸锅中,用高火蒸10-15分钟,直到烧麦熟透。

6.上桌:将蒸好的烧麦装盘,撒上一些切碎的葱作为装饰。可以蘸一些醋或辣椒酱一起享用。

风味特征

烧麦又称烧卖、肖米、稍麦、稍梅、烧梅、鬼蓬头,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小吃。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

小编评价

烧麦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美食,主要以面粉、猪肉和蔬菜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它的外皮酥脆,内馅多样且美味,因此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烧麦的外皮酥脆而不油腻,内馅丰富多样,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味道。烧麦的制作工艺独特,尤其是在烧麦刚出炉的时候,热腾腾的、香气扑鼻的烧麦令人难以抗拒。小编认为烧麦是一道美味的传统中国美食。它的外皮酥脆,内馅丰富多样,制作工艺独特。无论是作为早餐、午餐还是晚餐,烧麦都是一道受欢迎的美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