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小笼包

  • 中文名:小笼包
  • 主料:猪肉、面粉
  • 辅料:葱、姜、蒜
  • 分类:主食
  • 菜系:上海菜
  • 热量:300大卡/100g
  • 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
  • 合适人群:老少皆宜
  • 禁忌人群:无特殊禁忌

美食介绍

小笼包是一道以面粉、猪肉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传统汉族特色食品,它以其鲜美的味道、独特的造型和精致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小笼包的外皮十分薄,内馅饱满,一口咬下去即可尝到肉汤的鲜美味道。它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使得小笼包的内馅鲜嫩多汁,口感极佳。小笼包的口味多样,除了传统的猪肉馅之外,还有蟹粉小笼包、虾仁小笼包等多种变化。它可以作为早餐、午餐或晚餐的小吃,也可以作为宴席上的菜品。无论是在家中自制还是在餐馆品尝,小笼包都是一道美味可口的食品,深受大众喜爱。

小笼包

发展历程

小笼包的历史可上溯至北宋,尚有类似的“灌汤包子”流传至今。

现代形式的小笼包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的常州府,并在各地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如常州味鲜,无锡味甜,苏州味美,但都具有皮薄卤足、鲜香美味等共同特点,并在开封、天津等地也得到了传扬。

近代江南小笼包真正成形的历史已很难考证,但普遍认为现代小笼包与北宋时期的“山洞梅花包”和“灌汤包子”有着传承上的渊源关系,在靖康之变后由北宋皇室南迁时带入江南后演变而来,与中国北方地区流行的灌汤包子系出同门,千百年来传承一直没有断绝,并在各地得到了创新和发扬。

常州万华茶楼在清代道光年间的“加蟹小笼馒头”,上海南翔镇的黄明贤在1871年创制的“南翔小笼馒头”,包括清代光绪年间流行于无锡惠山秦园一带的无锡民间小笼馒头,及开封、天津等地近代创制的小笼包,都各具特色。

江南一带的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南京、杭州、芜湖等地都有着悠久的小笼包烹饪历史,现存着不少以小笼包为特色的百年老店。

制作方法

材料:面粉500克、酵母15克、温水250毫升、猪肉馅250克、葱花适量、生姜末适量、酱油适量、香油适量、食盐适量、白胡椒粉适量

步骤:1.将面粉放入大碗中,加入酵母和温水,用手揉搓成光滑的面团,盖上湿布静置1小时,让面团发酵。

2.将发酵好的面团揉搓成长条状,切成小块,每个小块擀成薄圆片。

3.在每个薄圆片中央放入适量的猪肉馅,再撒上葱花、生姜末、酱油、香油、食盐和白胡椒粉。

4.将薄圆片的四边拉起,捏住中间,用手指压出几个小孔,使小笼包有透气的口。

5.将小笼包摆放在蒸锅上,用大火蒸8-10分钟,直到小笼包皮变薄透明,肉馅熟烂。

6.取出小笼包,倒入小碗中,加入调料(醋、酱油、姜丝等),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注意:面团发酵时间要足够,否则小笼包会发不起来。注意蒸的时间,过长会导致小笼包变硬。

营养价值

1.碳水化合物:小笼包主要由面粉制成皮,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为身体提供能量。

2.蛋白质:猪肉馅料是小笼包的主要成分之一,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对于维持肌肉健康和促进组织修复起到重要作用。

3.脂肪:小笼包中的猪肉馅料含有适量的脂肪。虽然过量摄入脂肪会增加体重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适量的脂肪摄入对身体功能的正常运作也是必需的。

4.维生素和矿物质:小笼包中的猪肉馅料含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群、铁、锌等。这些营养素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非常重要。

小笼包也含有一定的热量和钠含量,建议适度食用,并搭配其他营养均衡的食物,以保持身体健康。

小编评价

1.口感鲜美:小笼包的皮薄馅多,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肉香扑鼻,口感非常鲜美。皮的质地柔软,馅料鲜嫩多汁,给人一种满足感。

2.制作精细:小笼包的制作非常讲究,需要精心操作和耐心等待。面皮要揉得有弹性,馅料要剁得细腻,然后包入小笼子中蒸熟。这样的制作工艺保证了小笼包的口感和风味。

3.味道独特:小笼包的馅料通常以猪肉为主,加入一些调料和鲜美的高汤。这样的搭配使得小笼包的味道丰富而独特,每一口都能感受到肉的鲜香和汤汁的浓郁。

4.营养丰富:小笼包饱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猪肉富含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面粉则提供了碳水化合物和一些维生素。这样的组合使得小笼包不仅美味,还能提供丰富的能量。

小编认为小笼包是一道美味可口、制作精细的中国美食。无论是作为早餐、午餐还是晚餐,小笼包都是一道不可错过的美食。它的鲜美味道和独特风味会让你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