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东方快车谋杀案

  •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 类型:侦探
  • 上架时间:1934年1月1日
  • 主要角色:赫尔克里·波洛
  • 目前字数:约120000
  • 上架平台:柯林斯犯罪俱乐部
  • 总章节数:32章
  • 最新章节:波洛提出两个结论
  • 是否完结:完结
  • 是否出版:

小说简介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一部侦探类型的小说,这部小说是从一起发生在豪华列车“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通过大侦探波洛在危险重重的列车上揭开重重迷雾,最后在十二名犯罪嫌疑人中找出真正的凶手的故事。该小说讲述了法治不完善的情况下的寻仇,人情正义与法理争议之间的种种矛盾。

东方快车谋杀案

剧情简介

比利时名侦探赫尔克里·波洛在叙利亚阿勒颇为法国军队侦破一起内部案件后,搭乘托罗斯快车前往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打算从那里转车回欧洲。在车厢中,除了波洛外,只有两位英国旅客,一个是驻印度的英军军官,另一个则是位面容端庄的小姐,这两名乘客似乎非常熟络,互称对方为阿巴思诺特上校和玛丽·德贝纳姆小姐。

列车抵达伊斯坦布尔后,波洛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在托卡良旅馆遇到旧友——国际客车公司的董事布克先生。二人在餐厅中共进晚餐时,邻桌的美国人雷切特引起了波洛的注意,他看上去有六七十岁,眼睛里始终透露着凶狠、邪恶的气息。而更奇怪的是,似乎全世界的人都选在那一夜出行,原本铺位一向宽裕的豪华列车竟一票难求。急于返回英国却买不到车票的波洛,在布克先生的帮助下挤上了列车。

第二天中午,来到餐车的波洛,依照习惯开始观察起车厢里的旅客: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意大利人,瘦小端庄、佣人模样的英国人,一个大个子、像是旅行推销员的美国人,一板一眼的俄罗斯老贵妇以及侍者,来自匈牙利的大使夫妇,还有阿巴思诺特上校和德贝纳姆小姐等人。车厢另一头则坐着麦奎因和他的雇主雷切特。

当天夜里,列车抵达贝尔格莱德,加挂上车厢。布克先生让出一号包厢给波洛,自己则搬到二等车,波洛接受他的好意,搬进雷切特隔壁的包厢。当天深夜,睡梦中的波洛被一声哀嚎惊醒。同时,由于遭遇暴风雪,列车被积雪困在温科夫齐和布洛德之间动弹不得。深陷积雪的车厢内,雷切特死在了他的包厢,他被刺了十二刀,可包厢的门却是反锁着的。随着调查的深入,案情似乎更加扑朔迷离,波洛想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餐车散席后,旅客们陆陆续续地离开。就在这时,雷切特突然凑了上来。来人已经得知波洛身份,他直言自己的生命正受到威胁,希望能够雇佣波洛来保护自己。波洛不为所动。

作品目录

第一部;事实

第一章;托罗斯快车上的重要旅客

第二章;托卡林旅馆

第三章;波洛拒接案子

第四章;暗夜惊叫

第五章;罪行

第六章;一个女人

第七章;尸体

第八章;阿姆斯特朗绑架案

第九章;列车员的证词

第十章;秘书的证词

第十一章;男仆的证词

第十二章;美国太太的证词

创作背景

1933年,在如今的伊拉克地区陪同丈夫进行考古挖掘工作的时候,阿加莎开始写作《东方快车谋杀案》。小说中的谋杀案来源于一起真实的绑架案。1932年,曾驾驶飞机横渡大西洋的飞行员林白在自家窗台上发现了一张字条,仅有20个月大的儿子被人掳走,留下了五万美元的赎金要求。当林白终于凑足赎金,等来的却是孩子尸体。

在开始写作《东方快车谋杀案》前,阿加莎已数次搭乘东方快车,来往于欧洲与中东。1929年,快车曾因暴风雪在土耳其境内停留了六天。1931年12月,阿加莎在乘坐东方快车的途中,也曾遭遇过洪水和滑坡,不得不停留了24个小时。这些见闻和经历变成了小说中暴雪天气和旅程中断的灵感来源。

作品主题

1932年的林白绑架案触动了阿加莎的创作灵感。然而,更重要的是触动了她关于正义、关于尊严、关于复仇正当性的多重联想。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犯罪嫌疑人卡塞蒂被抓获,很快进入案件审理阶段。然而在作者笔下,整个事件出现了另一种表达:首先,案件之外再添几条人命。黛西已有身孕的母亲悲伤过度去世,阿姆斯特朗本人无法接受种种残酷,在绝望中弃世。家中的一个女佣,也因无辜受到怀疑而自杀。其次,残忍的真凶卡塞蒂最终未被定罪,因为金钱搞定了一切。

第三,便是出现在东方快车上的离奇命案。十二名旅客正好是英美法庭陪审团的人数,他们代替法律行事,朝卡塞蒂身上一人捅了一刀,作为造成阿姆斯特朗家庭毁灭性悲剧的凶手的惩处。这样的复仇让这个模式化故事引出系列可以让人不停探究的主题:私刑是否可以作为法律缺位的替代手段,仪式化的私刑是否提升了私刑的正义性,而集体行凶是否减轻了个体的邪恶感。

艺术特色

叙事视角

小说通篇以第三人称叙事,看似完全是叙述者采用全知全能的视角在故事外进行的隐身式叙述。但在叙事的初始阶段,叙述者便跳出文本之外,表明了他是在整个事件发生后对其进行的总结叙述。“往后他将想起这一景象。”就这一句话就可以证明叙述者倒叙性的叙事性质。阿加莎实际上是采取将叙述者的视角位移至小说中人物视角的办法,掩盖了叙述者全知全能的聚焦空间。通篇来看,叙述者的聚集范围基本在波洛的判断范围之内。实际上达到的效果是通过将波洛作为一种叙述者的方法拉近了叙述接受者同他的距离,尽管故事是由第三人称来叙述的,事件却是透过波洛的眼光去看的,并通过他的脑子思考和聚焦。

叙述者运用权力自限来完成了叙事聚焦的转变。小说虽然通篇运用第三人称叙事,实质上,其在小说叙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同于第一人称的叙事,只有这样,为叙述接受者提供有限的资料才成为可能。阿加莎之所以没有直接选择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是为后面跳角的使用留有余地。在静坐思考的部分,叙述者为我们分别展示了波洛、布克先生和康斯坦丁医生的意识流思考过程,只有叙述者使用仅管是假性的全知视角,才能实现人物间限知视角的随意转化。

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波洛有着远超常人的近乎愚昧的固执,他始终保持自己的处事原则。小说中他反复强调:案情一旦有他插手,绝不半途而废,直至查出事情的真相为止。因为事情的真相几乎是他的最高信仰。在他的思想中法律和真相近乎于他本身,但随着案情逐步抽丝剥茧,真正的真相呈现在他的眼前——小说中唯一的死者,其实是个恶名昭彰的职业绑匪。而这个绑匪却在犯案后改名换姓,靠着到手的巨额赎金舒舒服服过日子,直到被复仇者杀死。

真相大白以后,本应代表法理的波洛却没有做出符合法律预期的裁决,反而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从容放过了凶手。本应将对恶棍复仇的凶手们送进警察局的大侦探,将强烈正义感化作了浓浓柔情。可他心中的冲突却显而易见,将其潜藏在心中的人性揭露无疑,但又对自己的失职无法介怀。作为法律的代言人,波洛在做出最终决定的那一瞬间,内心的挣扎可想而知。

小编评价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一部侦探小说最早出版于1934年1月1日,于英国柯林斯犯罪俱乐部首次出版。本部小说内容生动形象,每一次侦破案件时都会让人产生一种快感,揭开重重迷雾,最终找到真正的凶手。该部小说得到了众多的好评,还将该小说改编拍成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