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饺子

  • 中文名:饺子
  • 主料:面皮、猪肉
  • 辅料:盐、葱、佐料
  • 分类:主食
  • 热量:208千卡/100g
  • 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
  • 合适人群:老少皆宜
  • 禁忌人群:肾病患者

饺子介绍

饺子是中国传统的美食之一,也是中国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传统菜肴。饺子通常由面粉制成的皮包裹馅料而成,然后蒸、煮或者煎炸而制成。饺子的形状有很多种,除了常见的半月形,还有锅贴、水饺、云吞等不同的形状。饺子的吃法也有很多种,可以直接蘸酱油、醋和辣椒油吃,也可以用汤煮熟后食用。饺子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食物之一,具有丰富的含义和象征意义。在中国,吃饺子被视为一种团圆的象征,饺子也象征着财源滚滚和好运连连。因此,在中国的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品尝这道美味的传统食物,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饺子

发展历程

东汉末年,大约在公元200年左右,相传医学家张仲景辞去湖南长沙太守一职,还乡回到河南南阳。时值冬季,天寒地冻,他看到白河两岸的贫苦百姓面黄肌瘦,不少人的耳朵都冻伤溃烂了,甚为怜悯。他让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汤药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成碎屑,用面皮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食用。

乡民吃了“祛寒娇耳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至今,在河南南阳、洛阳地区仍然流行民谣曰:“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那天吃顿扁,不冻耳朵不冻脸”。一般认为,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张仲景所首创,多属于民间传说的性质,缺乏可靠的证据支持,其实并不符合实际。

最早记载饺子的文献有两条,一条见于三国时期魏国张揖的《广雅》一书,曰:“馄饨,饼也。”当时只有“馄饨”一称,尚无“饺子”之名,二者都叫“馄饨”,只是在外形上存在一定差别。从考古发现来看,饺子的出现要比张仲景发明饺子传说和魏晋南北朝的文献记载要早很多年,可追溯至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

做法介绍

材料:

饺子皮:面粉、水

馅料:猪肉绞肉、大葱、生姜、盐、生抽、料酒、鸡精、花椒油

步骤:

1.准备面团:将面粉倒入大碗中,慢慢加水搅拌,直到面粉成团。然后将面团搓成一个大圆球,盖上湿布放置15分钟,让面粉充分吸收水分。

2.准备馅料:将猪肉绞肉放入大碗中,加入切碎的大葱、姜末,再加入盐、生抽、料酒、鸡精和花椒油,搅拌均匀。

3.取一小块面团,擀成薄片,并用饺子皮切割成圆形。

4.在饺子皮中间放入一勺馅料,然后将饺子皮对折,用手指沿着边缘轻压封口,使饺子包裹得紧实。

5.将饺子放入沸水中,煮约5-8分钟,直到饺子浮在水面上,捞出即可食用。

提示:在擀面皮时,可以在擀面杖上撒些面粉,以防粘连。如果想要更方便的做饺子皮,也可以在超市购买现成的饺子皮。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其他蔬菜或豆腐等食材来丰富馅料的口感。

营养价值

1.碳水化合物:饺子包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

2.蛋白质:饺子中的蛋白质主要来自于面粉、肉类和豆类等食材,提供身体所需的氨基酸,对维持肌肉和组织的健康非常重要。

3.脂肪:饺子中的脂肪含量较低,但其中的脂肪主要来自于肉类或其他馅料,可以提供必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和脂肪酸。

4.维生素:饺子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群和维生素C。维生素B群可以帮助身体的能量代谢,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5.矿物质:饺子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铁、锌和钙等。这些矿物质对血红蛋白形成、骨骼健康和免疫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饺子的营养价值丰富,但也要注意合理搭配食用。例如,选择瘦肉馅、蔬菜馅或豆类馅等较为健康的馅料,减少盐和油的使用,适量摄入即可享受饺子的美味同时获得营养。

小编评价

饺子是一种受欢迎的传统中式美食,也是中国菜肴的代表之一。饺子的外皮薄而有弹性,馅料丰富多样,口感鲜美。饺子可以蒸、煮、炸或煎炒等多种方式烹饪,适合不同口味的人群。饺子制作简单,食用方便,是一种常见的家常菜。饺子也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和风味,如鲜肉饺子、酸菜饺子、虾仁饺子等等,每一种都有独特的味道。总的来说,饺子是一道美味可口且具有文化特色的食品,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