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新德里

  • 外文名:NEW DELHI
  • 总面积:1482km²
  • 总人口:2500万
  • 所属国家:印度
  • 所属省份:德里国家首都辖区
  • 景点特产:德里门、德里皇宫
  • 行政级别:首都
  • 高校:德里大学、印度理工学院
  • 方言:印地语、乌尔都语

城市介绍

新德里是印度联邦的首都,同时也是印度国家首都辖区的一部分,位于印度西北部。作为印度的政治、行政和文化中心,新德里汇集了众多政府部门、大使馆、高等法院、议会大厦以及重要的国家研究所和博物馆等。新德里是一个规划有序的城市,与历史悠久的旧德里紧密相连。新德里的地标性建筑包括印度门、总统府、国会大厦、康诺特广场等。此外,这里还有不少寺庙、清真寺和历史遗迹,体现了印度多元文化的交融。新德里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凉爽干燥,夏季炎热湿润。

新德里

城市历史

德里有着光荣的过去和悠久的历史,作为古都和文化名城,深深的吸引着无数各地来的游客。

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记载,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班度族曾在此建都。

老德里历史悠久,建都公元前约1400年,取名“因陀罗普拉斯特”,即“因陀罗神(雷神)之住所”。

8世纪曲女城的土邦王迪里重建此城,由于古代诸侯割据,征战不休,新德里几经兴衰,历尽沧桑。

公元前1世纪,孔雀王朝的王公拉贾·迪里在此立国,构筑都城,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

新德里又是印度历史上7个王朝的遗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可以说是印度历史文物的宝库。旧德里是最后一座保存下来的城市。在城区和郊外还保留着不少古城的断壁残垣,至今古城有6座。其中有:

1060年印度教王国阿里南格帕尔国王时期建造的拉拉科特;

1304年卡尔吉王朝阿拉·乌德·丁国王时期建造的西里城;

1321年杜洛拉克王朝时期建造的杜洛拉特巴德;弗罗兹·夏·杜洛拉克时期建造的弗罗兹巴德;

16世纪莫卧尔王朝时期建造的普拉纳奎拉等。遗留下来的旧德里,是莫卧尔王朝第五代帝王夏杰罕下令在1638年动工兴建的。

新德里是古老传统和现代化相互结合的一座城市。老德里如一面历史镜子,展现了印度的古代文明,新德里则是一座里程碑,让人们看到了印度前进的步伐。

12世纪末,征服印度的外来穆斯林开始在这里建都。

1648年,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从阿格拉迁都到此,用10年时间建成了七个德里城中的最后一座,把德里改名为沙贾汗纳巴德。

17世纪中叶,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杰汗从阿格拉迁都到此,用10年时间建成了七个德里城中的最后一座。

19世纪中期,英国吞并印度,英属印度的首都迁至加尔各答。

1911年,德里再次被宣布为首都。随即在德里城外的西南开始兴建一座城并于1931年完工,这就是新德里。

如果说旧德里展现了印度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文化,新德里则是印度近代摆脱贫困独立前进的影子。

1950年1月26日,独立后的印度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定都新德里。

饮食文化

主食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贾巴迪”的烙成的小薄饼,还有一种油炸的薄饼,又香又脆。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土豆、洋葱、冬瓜等,每样菜都烧得烂糊糊的,且放了不少咖喱粉,全是清一色的黄色。长时间的熬煮使维他命尽失,令人觉得可惜。

调料

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呈黄色粉末状。印度人对咖喱粉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鸡、咖喱鱼、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饭、咖喱汤……每个餐馆都飘着咖喱味。除了咖喱粉,印度市场上还出售各种调料粉,赤、橙黄、绿、棕,五颜六色,笔者也没弄明白这些调料究竟含有什么成分。

饮食习惯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虔诚的印度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索。由于印度教徒占人口的多数(82%),牛肉是禁忌,因而,在欧洲市场上价格最贵的是牛肉,在印度是最便宜的,10至15个卢比一公斤,价格之低廉令人咋舌。猪肉也比较便宜,因为穆斯林和高种姓的印度教徒都不吃猪肉,低种姓的印度教徒和基督教徒才吃猪肉。羊肉价格最贵,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吃。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耆那教徒更是严格食素,连鸡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酪和黄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约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男妇老幼,都喝牛奶。奶制品如冰淇淋、奶酪、酸奶、蛋糕等,质量也属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几十个卢比。

城市特色

动物地位

新德里人宽容喜爱动物。许多人家在自己用餐后,往往不忘留一份食物给牛或者狗等动物。据说如果路边的动物吃了某家的食物,就会给这家人带来好运气。记者居住的小区有不少野狗,一位邻居在大门口设计了一个水龙头和小水池,专门为它们提供饮水。各种动物在这里与人和睦相处,不但丝毫没有被打扰的惊恐,倒更像是这座城市的真正主人。

神圣动物

要给新德里街道上的动物画像,第一幅当然是黄牛了。印度83%以上的人口信奉印度教,对他们来说黄牛是“神圣动物”,可以挤奶,可以使役,但绝不可宰杀,因此牛在城市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很自然的了。据估计,新德里市每天在街道上闲逛的牛达35000头,它们或立或卧,或行或停,有的在专心致志啃食路边的青草,有的吃饱了在马路中间闭目养神,有的三五成群在道路上游荡,好一幅悠然自得的“万牛图”!

印度政府有一个“牛奶计划”,希望把牛奶带进每个家庭的餐桌上,因此实行鼓励养牛的政策,这也是新德里地区牛的数量不断增多的原因。这一政策的好处是,新德里的居民享受到了价格低廉的牛奶。大大小小的牛奶站遍及新德里市区的每个角落,一升的袋装牛奶只要12个卢比(约合2元人民币),印度的家庭主妇往往一次能买上好几袋。

然而这么多牛聚集在马路上也给城市带来了不少“非凡”的挑战。首先是交通问题。南德里交通大动脉外环路沿线,有五个集中的“牛圈区”,聚集了很多养牛“专业户”,因而这一地区成了德里交通的主要“瓶颈”。记者住处附近有一个叫姆尼卡的著名“牛圈”,在两个半车道的外环马路上,停靠在路边的车辆往往占去一条车道,随处可见的牛群又占掉半个至一个车道,如再有一辆公共汽车出站,后面的车辆就只好耐心等候了。

旅游体验

新德里作为印度的首都和重要的旅游城市,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新德里拥有众多历史遗迹,比如印度门是为纪念一战期间牺牲的印度士兵而建,是游客必去的打卡地点;康诺特广场是新德里的商业心脏,融合了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现代商业元素。新德里旅游体验融合了历史、文化、艺术、美食和购物等多种元素,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印度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绝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