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乌兹别克斯坦

  • 外文名:Uzbekistan
  • 简称:乌兹别克斯坦
  • 所属洲:亚洲
  • 语言:乌兹别克语
  • 主要民族:乌兹别克族
  • 人口数量:3602万
  • 面积:448900km²
  • 首都:塔什干
  •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
  • 代表景点:古尔-艾米尔陵墓
  • 历史人物:曼苏尔•塔什马托夫
  • 高校:东方学院

国家简介

乌兹别克斯坦是位于中亚的一个国家,首都是塔什干。它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家接壤。乌兹别克斯坦以其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而闻名,其中包括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许多古代城市。该国的经济以农业和石油天然气产业为主,同时也有制造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为乌兹别克族,同时还有俄罗斯、塔吉克、卡拉卡尔帕克斯坦等少数民族。

乌兹别克斯坦

历史发展

波突时期

公元9世纪,以河中地区为中心的波斯萨曼帝国逐渐强大,并建立起一个囊括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地的强大帝国。萨曼王朝由奉行波斯文化的东伊朗人建立,他们将传统的波斯文化与伊斯兰教加以结合,对锡尔河以北的突厥游牧民产生深刻的影响,萨曼王朝通过战争、贸易、通商、传教等手段使突厥各部落接受了波斯文化与伊斯兰教,并强行将一部分突厥战俘奴隶纳入自己的行政管理体系,这一措施使得突厥游牧部落与波斯城市文明的关系进一步加进,同时,许多突厥农牧民纷纷移居繁荣的城市,转入定居,同波斯人、东伊朗人一起生活,中亚民间的突厥化就此拉开序幕。

公元9世纪到11世纪,突厥王朝取代了波斯王朝,主要是伽色尼王朝,喀喇汗王朝,以及塞尔柱帝国等统治,这些王朝继承了萨曼王朝的军事、制度、文化以及版图。

12世纪、13世纪,由西辽监督下的西喀喇汗王朝统治。以乌兹别克斯坦玉龙杰赤为发源地的花剌子模在1210年代开始管理河中。

蒙古时期

13世纪被蒙古人征服。1219年底—1221年,河中地区被蒙古帝国征服并彻底屠杀和摧毁,后土地被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瓜分。

乌汗国时期

在中文史书上,乌兹别克族的记载最早出自《元史》,当时名月祖伯(或月即别)。

在阿布海儿汗时代,15世纪中期以前,建立“乌兹别克汗国。”后来术赤系的克烈汗和贾尼别克与阿布海尔汗闹翻逃亡蒙兀儿斯坦,另建哈萨克汗国,而今天的乌孜别克斯坦却是帖木儿帝国的领土。乌兹别克汗国解体后一部分人随穆罕默德·昔班尼汗南下,前往河中农业区定居下来,征服了当地的撒尔塔人并与他们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乌孜别克族。16世纪至17世纪,他们来到南疆塔里木盆地通商,称为布哈拉人、浩罕人或安集延人,主要从事商业活动,乌孜别克的意思是“自己的领袖”。到清宣宗时代,旗人认为已与卡内回民(维吾尔人)无异。

乌兹别克族是由粟特人和突厥人溶合而成。乌兹别克人有七十二部落,在锡尔河以北的哈萨克南部城市,他们是人口中的多数,在塔吉克占人口中的1/4,在吉尔吉斯有13.8%人口,是在中亚最大的民族,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突厥语民族。哈萨克与乌兹别克没分裂时,钦察草原有92部落,后来有70部落到哈萨克汗国,有时部落如克烈、乃蛮、钦察,两国也有。希瓦汗国的乌兹别克人分三部:畏兀儿-乃蛮,蒙古-钦察,努库兹-曼吉特。乌兹别克人其实是由粟特与公元前后进入中亚的突厥语民族构成,黑汗王朝与葛逻禄有特别重要性,随昔班尼南下的钦察草原乌兹别克部落是最后构成阶段。

16世纪中叶的乌兹别克人还没有完全定居,与哈萨克人一样吃肉与奶(不种田地与不吃面包),16世纪末定居化加快,17世纪河中只有他们与塔吉克人。

1867年,中亚人阿古柏建立的“哲德沙尔汗国”改称“洪福汗国”,攻占中国库车、库尔勒,占领天山以南的南疆。随着阿古柏的扩张,大批乌孜别克族人进入新疆,成为今天新疆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有些乌兹别克人是在明代前住费尔干纳盆地与河中的维吾尔人后人,有些是受阿古柏裹挟至浩罕汗国。1785后乌兹别克术赤家族灭绝后由诺盖人控制,改称埃米尔国,在二十世纪也有塔吉克人被乌兹别克化。

俄统时期

1873年,布哈拉汗国的曼吉特王朝被沙俄征服,成为附庸国。

1917至1918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18年,划归突厥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0年苏俄红军侵入希瓦汗国,推翻阿布德·阿拉汗(1918—1920年在位)的统治,希瓦汗国灭亡。苏俄随后在其领土上建立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见花剌子模,又见突厥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24年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解散,其领土并入乌兹别克和土库曼两个加盟共和国。同年10月,原布哈拉汗国的一部分和希瓦汗国的一部分合并,成立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

独立时期

1991年8月31日宣告独立,改称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

国旗介绍

乌兹别克斯坦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自上而下依次由浅蓝、镶两条红边的白、浅绿三色条纹组成。浅蓝色条纹左侧有一弯白色新月和十二颗白色星星(三行,分别按每行3颗、4颗、5颗排列)。

蓝色是突厥人的颜色,也是帖木儿旗帜的颜色:蓝色也象征永恒的天空、纯净的水。白色象征和平、出门平安的祈愿,象征思想与行动的净化斗争。绿色则为自然、新生命的颜色,也是伊斯兰的颜色。红色镶边象征旺盛的生命力,连结了美善的思想、永恒的苍穹、地球上的行为。新月象征新的共和国。12颗星象征一年12个月和黄道十二宫,象征自强不息。

乌兹别克斯坦于1924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52年起采用的国旗与原苏联国旗相似,只是旗面中间有一道蓝色宽条,其上下各有一白色窄条。1991年8月31日通过了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独立法,1991年10月11日开始启用上述国旗。1991年11月18日正式确定为国旗。

乌兹别克斯坦

文化介绍

语言

乌兹别克语为国语,俄语为通用语。乌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现使用拉丁字母拼写。

宗教

乌兹别克斯坦人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信徒占人口总数90%以上,属政教分离的穆斯林国家。其次为东正教。

习俗

在穆斯林国家,宗教是大多数人的全部生活方式,斋月期间,太阳升起后到落山以前不能进食。无论多么重要的生意,在斋月里也不能进行。在清真寺等宗教场所妇女应戴上帽子,并用披肩遮住肩、胸。禁止崇拜偶像,因此工艺品中的人物塑像、玩具娃娃等都不得进入伊斯兰国家。

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认为使用左手是不礼貌的。忌讳黑色,认为黑色是丧葬的色彩。禁食猪肉,忌食骡肉、驴肉、狗肉,也忌讳食用自死的动物肉和血液。乌兹别克斯坦人多食牛、羊、马肉和奶制品。喜欢吃手抓饭、烤肉串。日常饮食离不开馕(一种烤制的发面饼)和茶,吃馕时把它分成数块,馕心不能向下放。

乌兹别克斯坦人对手抓饭情有独钟,是过节、婚礼、待客时最重要的民族食品,每个家庭都有专做手抓饭的厚重铁锅。在宴请尊贵的客人时,手抓饭更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佳肴。乌传统民族服装是刺绣精美的小帽和五颜六色的长袍。婚礼上的新郎、新娘一般要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一顶手工制作的小帽和一件精心缝制的棉袍通常是乌兹别克斯坦人送给重要来宾的贵重礼物。当地人大多能歌善舞,舞蹈以优美轻快、多变、节奏性强为特色。

旅游体验

乌兹别克斯坦有许多古老的城市和遗址,如撒马尔罕、布哈拉和花拉子模,这些地方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游客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建筑、壮丽的清真寺和宫殿,了解到这个地区的悠久历史。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游客可以体验到不同地区的独特风俗和传统艺术形式,如舞蹈、音乐和手工艺品制作。